在中国市场,汽车的保修政策通常由厂商制定,并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。对于新车,一般情况下,厂商提供的保修期通常涵盖了动力系统、传动系统以及其他主要部件,保修期限通常为2年或3年,或者行驶里程达到一定的公里数,具体以厂家规定为准。
改装车辆是否会影响保修政策,主要取决于改装的类型和程度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对车辆进行的轻度改装,如更换轮胎、轮毂、悬挂系统、车身贴膜、内饰改动等,不会对车辆的动力系统造成直接影响,因此不会直接影响车辆的保修政策。
然而,涉及到动力系统的改装,如发动机、变速箱、排气系统、进气系统、点火系统等,就可能对保修造成影响。根据厂商的保修条款,对动力系统的改动可能会被视为违反了保修条款,导致保修失效。特别是对于发动机排量的改动,如加大排量、更换发动机等,这些改动往往会显著影响车辆的性能和耐用性,因此,厂商通常会对此类改动持谨慎态度,并可能会拒绝提供相关部件的保修服务。
需要注意的是,即使对发动机排量没有改动,如果改装导致了车辆性能的显著提升,如通过改装进气和排气系统、使用高性能燃油泵和喷油嘴等,这些改动也可能导致车辆的保修政策受到影响。因为这些改动可能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,增加发动机的负荷,从而增加故障的可能性。
此外,厂商的保修政策也可能因车型和市场而异。一些高端品牌或性能车型可能对改装持有更为宽松的态度,允许车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改装而不影响保修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,厂商都会在保修条款中明确指出,未经授权的改装可能会导致保修失效。
因此,对于考虑改装新车的车主来说,在进行改装前,应当详细阅读厂商的保修条款,了解哪些改装是允许的,哪些改装可能会影响保修。如果改装涉及到动力系统或可能会影响车辆性能,建议事先与厂商或授权的服务中心沟通,确认改装是否会影响保修政策。这样可以避免在车辆出现问题时,因为改装而无法享受应有的保修服务。